“近几年肉牛价格低迷,养殖效益低下,我们养殖场加强管理,增强自繁自养能力,努力提高养殖效益。”在邱县东屯村东南河北子涵养殖集团有限公司养殖场,公司董事长赵书亭一边介绍精心养殖肉牛增加效益的经验做法,一边讲述近几年抢救“冀南牛”品种的成效。他说,该养殖场是“冀南牛”保种基地,已经将30余头“冀南牛”发展到现在的200多头。
据了解,近年来该县积极构建现代化养殖体系,依托现有肉牛存栏1.13万头、年出栏1.32万头,肉羊存栏28.8万只、年出栏100万只的规模优势,推进“一镇一业”布局,打造邱城镇(肉牛)、梁二庄镇(肉羊)、陈村乡(肉羊)3个产业强镇,新建、改扩建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0个。推广“龙头+基地+农牧户”和“户繁企育”发展模式。
在陈村回族乡奥翔标准化养殖基地,一间间羊舍宽敞明亮,一头头肉羊膘肥体壮。羊舍采用粪污自动化收集系统让养殖区异味显著降低,也保证了羊的身体干净。为了保证羊肉的鲜美,养殖基地工作人员让羊的体重保持在90~100斤以内,加上合理匹配的饲料,使这里的羊肉品质更有保障。
占地260亩的河北康远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,是当地的龙头企业,以育肥肉羊为主,拥有羊舍81栋,肉羊存栏8万只,公司实施“公司+农户”模式,采取统一羊舍、统一品种、统一饲料、统一防疫、统一销售的“五统一”新型联合体养殖模式,带动了广大养殖农户实现了增收。
同时,该县大力推进牛羊肉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所、高等院校合作,开发更多新产品,以此占领行业制高点,提升产品附加值。创建肉羊科技小院,持续推进当地养殖企业与中国科学院、协和医院的深度合作,在动物源活性肽产业化应用和规模化生产上持续发力。鼓励特色预制菜肴发展,新增各类产品20种以上,推动产品迭代升级,建立健全新业态下全县牛羊肉精深加工生产体系。
如今,该县按照牛羊肉产业“做强三产、带动二产、提升一产”的发展思路,全力构建以流通服务为纽带、精深加工为龙头、标准化养殖为基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预计2026年全县牛羊肉全产业链营收将达到150亿元。
来源:农民日报